首页> 旅游问答 > 香港是如何解决交通问题的
香港是如何解决交通问题的
——港澳见闻录之二
在我们内地,城市交通拥堵都很严重,如北京、上海。我所在的郑州,堵车也很厉害,周末回家,从东区到西郊,要走一个多小时。香港也是一个大都市,到底堵不堵车呢?到香港后,我也观察了其交通问题。
香港也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地方小,人口多,道路也比较窄,很多道路只有两道,即往来只有一车道,想超车都没那么容易。据导游讲,香港基本上人人有车,在街上很少见摩托车,甚至在香港也很少见到国产车,因为香港是世界上两个不收关税的自由港之一(另一个是阿姆斯特丹),买一个二手车也就几千元港币,而且还是原装车。所以说,香港车多,路又窄,但在路上基本很少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至少没有北京、郑州堵得那么严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城市管理的水平问题。
首先,香港的地铁很发达。地铁站的设置很合理、很方便,坐地铁可以到任何地方,包括到机场和迪斯尼乐园。香港本地人都办有“八大通”,“八大通”是一种卡,具体是哪八样,我没细问,“地铁通”应为八大通之一。香港人进出地铁只要把“八大通”往地铁出入口的“磁性窗”一按就行了,快捷、方便,所以,香港人出行多选择地铁。就是我们这些外来旅游者,乘坐地铁也不复杂,地铁入口都有自动售票机,屏面上显示着本条线各个站点,你要到哪里,往站名上一点,马上就显示出票价,你把钱往投币口送入(投币分硬币入口和钞币入口两种,钞币目前最高只收20元面额的),找零和乘车卡就从下面出来了,然后持卡进出也很方便。香港地铁的价格不算太便宜,坐四、五站也许10元左右,有游客到香港转了一天,光地铁票也花了100多元,不过这还是比打的便宜得多。听说香港地铁赚钱,但国内很多城市地铁都赔钱,尤其是北京,是拿全国人民的税款给它补贴,赔本生意可以说只在“特色中国”才存在。总之,地铁是香港解决交通的主要方式。
其次,香港交通管理的很好。香港的交通路口多是立交,也有不少路口有红绿灯。香港人守法意识很强,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都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均在斑马线上穿过,基本没有乱穿马路的(但有一些内地游客斜穿马路的)。据说,在香港司机闯红灯负全责,罚的都很重,有可能罚的你只能去住廉租房,即财产罚光,所以司机们都不敢违规。但是,如果行人闯红灯,出了车祸,行人也要负全责,不但司机不赔你,你或你的家人还要赔偿司机的损失,也就是我们说的行人违规“撞了白撞”,所以行人也不敢违规。香港的车速很快,据说闹市区也是50-60码,在路口等绿灯的司机,绿灯一亮,马上就提速“倏”的一声飞起了。所以,交通秩序好和车速高,也是香港不堵车的重要因素之一。反观我们这里,一是交通路口设置不合理,不方便,让行人绕很远,造成行人就近横穿马路的多。二是错误的立法造成人们守法意识差。如受人诟病《交通法》第73条,规定司机无责也要赔款,名义上是体现“以人为本”,照顾“弱势群体”,实际上鼓励违法。制定《交通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建立交通秩序,保证交通畅通。然而它又说“弱势群体”可以不必严格遵守,这不是自我否定、自我破坏是什么?实际上它又否定了《交通法》的立法目的,所以它也建立不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甚至在其鼓励下也出现了一些专门“碰瓷”的现象,这本身就是对《交通法》的讽刺。我们的社会就是这么奇怪,该“以人为本”时,它不“以人为本”,如强制拆迁、清理小商小贩;该严肃秩序时,它却要“以人为本”,如《交通法》。其中有何奥妙呢?即需要政府出钱或影响政府收入时,它说啥也不搞“以人为本”,按《宪法》《物权法》,《拆迁条例》早该废止,但它就是不废止,而且修改起来又是这样的难产。但不要政府“出血”时,如《交通法》要开车人出钱,《劳动合同法》要企业老板出钱,它乐得卖个人情,讨个喝彩。也许会有人说在美国,看见行人在路边,司机都停下来,让行人先过,但这都是在人不太多、车不太多的城市,在澳门也是汽车让行人,但是在香港这样人多车多的城市,如果没有严格的交通秩序,车速慢并让行人,肯定会堵得更厉害。
第三,香港没有特权车。在香港三、四天,没遇到道路封闭禁行或挖路施工禁行的情况,这也是香港不堵车的一个原因。不像我们内地城市,经常出现上面大领导来视察,警车开到,道路封闭,或是街道施工,封道绕行等情况,造成道路拥堵。导游讲在香港基本没有这种情况,就是“特首”出动也没有警车出动警戒等问题,“特首”还害怕民众知道,总是很低调,就这样还经常出现民众抗议其不民主问题。但是导游讲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内地重要官员到港,也会出现道路封闭禁行等问题,看来内地官员特权的陋习到哪里都改变不了的,当然这是在自己管辖的地方。另外,内地还有很多“特权车”,这些车可以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闯禁行,没人敢管,他们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至少是破坏了交通法规的权威。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内地城市与香港交通管理的差异,从中我们也可找出我们城市堵车的原因。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