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香港国际旅行社网站!

香港国际旅行社香港国际旅行社

香港旅游集散中心

香港站

切换省市

首页> 旅游问答 > 香港游何以成了“购物游”

香港游何以成了“购物游”

发表于:2013-07-16 22:39 字体:

团购网页截图。

6月13日,香港一家巧克力的购物点聚满了内地游客团。深圳商报记者 余璐 摄

  编者按

  国家三令五申打击旅游业“零负团费”现象,但各种“零负团费”的香港旅游产品仍旧热销,不少游客投诉称,“零负团费”的旅行质量低,香港游变身“购物游”。记者调查发现,“零负团费”已形成了完整而固定的利益链条和盈利模式,购物和自费两项所产生的巨额利润是导致“零负团费”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

  “整个旅途都很难受,以后再也不会去港澳了。”6月17日,林静(化名)向记者讲述了她和丈夫5月中旬的那趟港澳游时,不无懊恼地说。

  怀着对香港的无限憧憬,在拿到买家具赠送的港澳双人游优惠券之后,家住江西的林静把婚后旅行的第一站选在了香港,谁知在香港和澳门的四天跟赶场似的,著名景点走马观花,在购物点一关就是两三个小时,全程她花了1万多元买了钻戒、玉石和各种纪念品,其中5000多元买的钻戒没有保证书,回家自己找人鉴定,才知道只是不值钱的小碎钻。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旅行社通过与其他商家合作,以赠送优惠卡、贵宾卡为噱头来揽客,游客无需另行支付团费,本质上就是“零负团费”:游客旅行质量低,行程时间被购物占据,且只能在指定的购物点购买,香港地接社和导游通过购物点回扣来获取利润。

  今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将正式施行,其中第35条专门针对“购物和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做出规定,引起了旅游业界的热议。旅游法的出台能否遏制住存在多年的香港“零负团费”现象?业内认为会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还需要制定进一步的执行细则和惩罚措施,更需要香港和内地政府部门的严格执法。

  游客诉苦 “VIP游”变“购物游”

  林静至今还保存着那张优惠券,卡上面写着免费获赠“价值2680元的港澳四天三夜双人游”,且承诺享受VIP服务,全程包食宿交通,入住三星级标准的酒店。5月16日,林静和丈夫带着优惠卡到达深圳,一下火车就赶往皇岗口岸,自称是深圳某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先让两人分别补交了220元,并解释说这是给香港导游的小费,之后再也不会有其他需要交费的项目。

  “开始觉得给小费还算合理,后来的行程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要我们继续掏钱。”林静告诉记者,团内所有游客的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均在过关之后被导游以办理酒店入住的理由收走。在车上导游就开始推销一件100元的纪念品,“说这是替司机大哥赚外快,他开车很辛苦,希望游客们多理解。”软磨硬泡之下,林静无奈掏了100元买了一件紫荆花纪念品。

  行程单上所列的观光景点,林静数了一下游览时间:金紫荆广场15分钟、海洋公园1个小时、浅水湾开车经过逛了一趟……而在珠宝店、免税店和百货店,往往一关就是两三个小时,整个下午都在购物,想出去透透气,马上又被导游赶进去。“导游会统计团员买了多少钱的东西,我们团共9个人,在珠宝店就买了9万多元的商品。”林静说,在那个环境下,不买根本不行,导游在车上就打“预防针”:“购物的时候要好好表现,你们的行程都是购物点赞助的,消费得太少,你们的食宿自然也就不好。”但尽管林静所在的团花销不少,他们也没住上承诺的“三星级标准酒店”。吃饭像打仗、睡觉睡大通铺,连导游都换了4个,多数未出示导游证,所谓的“VIP游”完全变成了“购物游”。

  一位要求匿名的深圳某旅行社负责人,6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顾客购物获赠旅游“优惠券”,无需再支付团费,本质就是换汤不换药的“零负团费”。这种旅游产品由深圳部分旅行社在背后操纵,目前业务已经扩展到全国不少城市。

  记者暗访

  游客被层层转包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打击旅游“零负团费”现象,但类似“优惠券”、“团购券”等各种模式仍然层出不穷,毗邻香港的深圳,“0元香港一日游”、“18元港澳四天三夜游”的旅游产品比比皆是。针对不同地区的游客,一些旅行社还设计了不同的噱头来招揽客源。

  6月12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香港旅游团购”,包括百易团、青团网、满座团等各团购网站,都有“零负团费”的香港旅游产品销售。一件“10元乐享原价3980元的香港澳门4天3夜双人游”的产品,销量达到了7656件,在《购买须知》中写明:通行证签发地是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的旅游者不可参团,且只限年龄28至58岁的首次进港人士参加。

  为何会有这些规定?一位侯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这个旅行团由港澳商家赞助,是为了促进经济和拉动内地消费的优惠政策。当记者表示自己是深圳签发的港澳通行证,但也想参团时,侯某很直接地拒绝了记者的要求,并表示记者的团购券不能退,建议赠送给内地的亲友。在记者再三要求之下,侯某表示,这不是深圳的旅行社可以决定的,“就算让你去,香港的地接社看到你的通行证是G签也会让你退团,或者让你再加很多团费,因为之前就有深圳的人占了名额白用了他们的交通,但又不买东西的。”

  业内揭底

  购物利润可达12倍

  所谓“零负团费”接团,指旅行社在接外地组团社的游客团队时,分文不赚只收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收客。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客源地组团社不付给目的地地接社任何资金,只输送客源。游客的基本旅游消费,以及地接社的折旧费、利润、税金、导游服务费等都来自于导游所交的“人头费”和旅游服务供应商的“签单”,地接社的运营费用以购物和自费活动佣金为主,导游人头费为辅,地接社和导游的“回扣”项目多。

  上述要求匿名的深圳某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零负团费”可以说是华人旅游圈特有的现象,1995年左右,泰国游开始出现“零负团费”,并逐渐波及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港澳、欧美等针对中国内地的旅游产品。2003年下半年,以海南游为起点,“零负团费”的现象逐渐扩展到整个内地。

  “从全国各地的中介旅行社、到深圳旅行社、香港地接社、两地的导游、再到香港的购物点,‘零负团费’早已有一套完整且固化的盈利模式。”他告诉记者,总的利润空间在5到12倍,即1元成本的自费项目和购物点商品卖价为6至13元,如珠宝、手表等高利润的商品,香港导游和地接社可拿到一半利润作为回佣。

  “香港零负团费现象始终得不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购物和自费两项所产生的巨额利润。”他估算,目前香港团体旅游产品中,“纯玩团”所占比例不到10%,余下几乎全是“购物团”,“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行,连二级城市的游客赴香港跟团游的比例都已经下降到五成。旅行社如果继续用‘零负团费’的方式,消费者只会越来越不信任旅行社,团体旅游产品也会越来越难做。”

  专家·观点

  政府需加强监管

  近年来,内地游客赴香港旅游纠纷频发。2011年2月,内地游客在港因被强制购物与香港导游大打出手闹上法庭;今年春节,香港又发生“游客夜宿旅游大巴”事件,再一次把香港低团费甚至“零负团费”泛滥的现象摆上台面。

  实际上,香港早已采取了种种措施试图解决这一难题。《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组团社与地接社合同要点》从6个方面规范内地组团社和香港地接社,在行程安排、购物场所、次数和时间以及团费价格等方面都要进行合同式申明,2011年2月起,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十项新规加强规范旅游行业,包括“一团一导游”与“旅行社和导游记分制”,目的均在于打击“零负团费”和强迫购物现象。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香港政府对于旅游业“零负团费”的现象监管和打击力度都不够。6月17日,他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香港游供需两旺,旅行社竞争激烈,主管部门的约束力又不够,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野马旅行社”,这就给低价同质竞争留出了空间。

  今年10月1日,三易其稿的国家《旅游法》将正式施行,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等。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对于《旅游法》的出台,业内认为对零负团费会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还需要后续的细则条例和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以往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规定,旅游法的出台无非是由行政管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法律约束。”宋丁表示。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国际旅行社网站未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或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加QQ361040607即时清除!
------分隔线----------------------------
更多

旅游问答

主题游
香港亲子游
香港自驾游
香港自助游
香港春游
香港赏花
香港游轮
香港出境
香港极限游
网站导航
香港新闻
天气预报
香港地图
旅游攻略
旅游问答
民族风情
香港旅游
旅游景点
香港租车
旅游团购
关于我们
旅游网站大全
云南旅游
丽江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
普洱茶旅游
云南特产旅游
昆明旅游
丽江旅游
大理旅游
楚雄旅游
香格里拉旅游
泸沽湖旅游
玉溪旅游
罗平旅游
北京旅游
深圳旅游
黑龙江旅游
内蒙古旅游
西藏旅游
浙江旅游
濮阳旅游
腾冲旅游
重庆旅游
上海旅游
天津旅游
香港旅游
台湾旅游
安徽旅游
福建旅游
甘肃旅游
广西旅游
贵州旅游
海南旅游
河北旅游
河南旅游
湖北旅游
吉林旅游
江苏旅游
湖南旅游
宁夏旅游
辽宁旅游
江西旅游
青海旅游
山东旅游
山西旅游
四川旅游
陕西旅游
新疆旅游
香港旅游团购
香港旅游团购
香港旅游_香港旅行社_香港旅游攻略_香港旅游团购_香港地图全图_香港租车_天气预报_香港国际旅行社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