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赵乐秦在会上传达彭清华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记者何平江 摄
会议现场。 记者何平江 摄
桂林生活网讯(记者赵忠洪)7月10日,市委在榕湖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研究措施,加快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步伐,推动桂林在新起点上跨越发展。
市领导赵乐秦、黄俊华、粟增林、潘永建、石东龙、秦春成、陈丽华、蒋炳穗、何良军、王祝广、张晓武、叶兆泉、董乐群、郭维奇、鲁圣发、黄书明、肖立华、巫家世、周卫、黄济贤、徐锋、袁绪祥、刘明昱、秦俊、李文升、蒋廷春、容作信、汤桂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少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孟耀军出席会议。
会议为期两天,分四个阶段进行。10日上午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石东龙主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传达了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市长黄俊华传达了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秦春成组织学习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解读了自治区下发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推进方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陈丽华传达了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解读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下午举行的第二阶段会议由赵乐秦主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综合协调指挥部指挥长石东龙,项目策划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与投融资指挥部指挥长秦春成,旅游发展与宣传推介指挥部指挥长陈丽华,督查考评奖惩指挥部指挥长王祝广,分别通报了各指挥部工作进展情况。
据通报,综合协调指挥部4月底已将《规划纲要》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到各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了相关政策的分析、汇总、归纳、梳理工作,涉及财税、金融与投资、产业等9大类,共20项;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指挥部还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对应市领导、自治区对口部门和国家对口部门;经过市主要领导的争取,目前我市旅游产业用地政策、临桂撤县改区、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已得到国家层面批复。
项目策划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与投融资指挥部筛选确定实施第一批419项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达23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3.6亿元;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大项目的工作机制已经启动,桂阳公路改扩建工程、汽车总站搬迁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滨江北路、西二环路、福利路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围绕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以及我市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力开展产业专题招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1-5月新签市外境内项目150个,新签项目总投资195.43亿元。实施市外境内本年有到位资金的项目460个,市外到位资金215.41亿元,同比增长7.68%,完成全年内资区外到位资金546亿元任务的39.2%。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全口径),增长31%,占年计划的49.2%。1月-6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第一批419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54.5亿元,为年度目标任务的35.6%。
旅游发展与宣传推介指挥部今年3月先后赴北京、香港、深圳、南宁,包括国家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在内,共成功举办了4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新闻发布会和招商推介会,桂林成境内外媒体聚焦和投资热土。在刚刚结束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期间,共组织了《人民日报》等近40家主流媒体报道。截至7月7日,以“2013广西旅游发展大会”为关键词搜索,360、百度、谷歌分别搜索出相关新闻消息59万条、161万条和84万条。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成效显著,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表共纳入项目600项,其中我市重点旅游项目77个,投资额5445.21亿元,占投资总额比重达40.62%。2013年自治区领导联系推进45个重大项目中涉及旅游子项目有8个,桂林占5个。2013年至2017年,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等旅游目的地的建设。2013年自治区财政将安排2亿元债券资金支持桂林旅游业发展。自治区将优先保障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等重大旅游项目用地需求。
督查考评奖惩指挥部及时整合督查力量,构建大督查格局,制定下发了《桂林市大督查考评工作方案》等四项制度及多个配套措施;突出项目跟进督查,对33项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现的102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列表跟踪;突出重点督查,派出4个督考组,对市环境综合整治八大专项行动牵头部门开展督查;围绕实现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各项目标,组织开展暗访活动81次,问责处理4人。
会上,副市长周卫通报了科学保护漓江和城市风貌改造情况。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赵乐秦在主持会议时说,项目建设是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有效载体,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的机制体制,采取集中办公、联合审批等方式,达到“选址快、规划快、供地快、开工快、投资快、竣工快”的效果;对于特别重大的产业项目,要成立指挥部,市委组织部直接任命指挥长。前段时间的新闻发布和招商推介,掀起了一股舆论热潮,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下一步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旅游环境的改善,进一步树立桂林旅游的良好形象;要发挥桂林的科教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施“科技兴旅”,大力发展数字化旅游、智能化旅游、信息化旅游;《旅游法》已经出台,桂林作为全国旅游业的“风向标”,要尽快完成对旅游执法人员和旅游企业骨干人员、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贯彻实施《旅游法》推进依法兴旅、依法治旅方面先行一步。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必须以强有力的干部作风为保障,督查部门要及时跟进,真督真查,不怕得罪人,以此促进政务环境的改善和办事效率的提高。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必须形成独具桂林特色的城市风貌,今后要加强建筑规划管理,坚决拆除违法建筑,严厉打击乱搭乱建甚至以此为条件骗取赔偿等行为;每个县集中改造一至两个特色乡镇,每个城区要集中改造一至两个特色街道、城市重要节点、城中村;要大力实施漓江两岸乡镇、村寨风貌改造,认真编制桂阳公路黄金旅游通道发展整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