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香港新闻 > 香港拟十月取消“限奶令”
香港特区政府向传媒表示,当符合4个条件时,包括香港整体奶粉供应充足、订购热线完善、零售点有效补货及可以接受订货,特区政府才会考虑是否撤销限带奶粉出境 的措施。他相信这并非简单的工作,并要通过与零售商及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才能达致目标,现阶段未能够也不适合提出具体的时间。
2013年1月起,香港配方奶粉供应开始紧张,特区政府于3月起实施奶粉“限带令”,限制从香港出境的人携带超过两罐配方奶粉。该措施在迅速保障香港市场供应、克服“奶粉荒”的同时,也使香港奶粉销售量明显下降。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曾于7月3日表示,当改善措施证实有效及可持续运作,特区政府会考虑废除该限制。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香港本身并没有发生过“奶粉荒”,因为内地妈妈的扫货而导致香港本地奶粉被“扫光”的情况并不存在。根据香港消委会数据, 香港每年出生婴儿不到10万,但婴幼儿奶粉的进口数量,却由2008年的1510万公斤,逐年递增至2012年的4436万公斤,升幅达194%。
据估算,香港每月进口约400万罐奶粉,而香港本地婴儿每月大约只消耗60万-70万罐,剩下的奶粉其实大多是被内地的买家买走了。“限购令” 之前香港的“奶粉荒”,主要原因是消费速度突然加快,而香港本身不是奶源地,货源组织的速度没跟上,供应上出现短暂滞后而造成的。
由于中国内地婴幼儿奶粉曾出现三聚氰胺等质量问题,相对而言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奶粉质量让人放心,近年中国内地消费者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抢购港澳和海外零售市场的婴幼儿奶粉,造成一些地区尤其是港澳奶粉市场出现供应紧缺。
为限制抢购奶粉,适当预留婴幼儿奶粉给本地居民,香港特区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限奶令”:离开香港的16岁以上人士每人每天不得携带总重超过1.8公斤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这相当于两罐普通的900克装奶粉分量,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处罚款50万港币及监禁两年。任何人若违反有关规例,即属犯罪,一经定罪,当即进行处罚。
3月1日法令实施第一天,香港海关共截获10宗违规个案,涉及53罐奶粉,被捕者包括8名香港人和2名内地人。3月底,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限带婴幼儿奶粉出境的措施是要确保本地父母能为婴幼儿购得足够配方奶粉。只有符合下列4个条件,特区政府才会考虑是否撤销限带奶粉出境的措施:香港整体奶粉供应充足、订购热线完善、零售点有效补货及可以接受订货。
但两个月后,就有香港奶粉商呼吁政府解除“限购令”。据调查,“限购令”对香港市场带来明显负面作用。据媒体报道,香港奶粉陷入滞销状态,超市、药店奶粉营业额大幅下降。奶粉的限购更波及香港旅游、购物等大批 产业。今年5月,港九药房总商会对外表示,限奶令自生效以来,奶粉商的销量下降约两成,顾客减少,同时也影响到其他日用品的销售,整体生意跌 一成。而超市药店因内地顾客减少,不仅奶粉营业额大幅下降。
由于奶粉销量萎缩引发的连锁效应,前来药房的内地客首要目标就是奶粉,然后随带采购其他婴儿用品或日用品。自从限购令推出后,药房每日客流量少了50至60人。除奶粉外,连带其他儿童产品如钙糖、鱼肝油等销情亦受影响。此后,香港当地媒体又报道称,“限奶令”还波及了香港旅游业。
那么,高永文所说的撤销“限奶令”的“压力测试”是什么呢?据记者了解,主要是指香港方面将检视及评估香港奶粉供应链是否得到改善,以及能否应对内地消 费者在黄金周等集中时段的大规模采购、代购。据悉,“限奶令”实施后,香港政府已要求当地配方奶粉供应商完善供应链,包括加强从外地补货效率、加强分发及 送货能力、加强订购热线数目等。
根据统计处去年11月数字推算,香港每月入口约400万罐奶粉,香港本地婴儿每月消耗约60万至70万罐,即是每月约300万罐奶粉经香港转出口,按水货奶粉每罐利润200元计算,即是水货市场每月利润高达6亿元。
毫无疑问,商家是欢迎顾客的。香港消委会的奶粉价格调查显示,2012年12月的价格与2009年12月比较,上升17%至49%不等。不排除因季节性的供应不足与抢购潮,推高零售价格。雀巢公关也指出修改条例是不必要的,主要奶粉商可以通过会员制度确保满足本地需求。香港的自由市场是很多人为之骄傲的,修改条例以限制出境人士可携带的奶粉数量很可能损害香港的国际声誉。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主席麦瑞琼,也为零售商作辩护。麦瑞琼执掌的牛奶公司,正是香港第二大超市惠康和连锁药店万宁的母公司。麦瑞琼指出,香港奶粉商存货量充 足,足够1至1.5个月使用;至于香港政府的限制,她也认为有损本港作为购物天堂和自由市场的形象。 她预计新例实施后,香港的奶粉需求会下跌30%。
对于修例影响香港自由市场的说法,特区政府官员不表认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便说,不排除用严厉手法处理。也有香港立法会议员认为,内地的奶粉制造商没有做好奶粉的质检工作,使得不少人涌港购买奶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他觉得有人责怪特区政府立法,是有点不公道。
奶粉“限带令”从宣布策划修订到落成实施仅花费28天,其中还包括了春节假期的时间,梁振英领导下的港府以惊人办事速度使得奶粉禁带令落地。立法会议员方 刚看来,港府此举是想暂时缓和香港市民的怨气,同时也可以为现届港府赢得较高的民望。“此次的奶粉事件我觉得梁振英政府应该和奶粉供应商商讨解决。政府不 应该通过立法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而是通过协商提高奶粉供应量,保证奶粉供应链的正常。”
另一方面,限购令的实施,虽折射了内地乳业诚信危机等问题,但同时给内地乳业制造商“腾出”较大的中高端奶粉市场空间。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内地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将持续改善,国产奶粉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或获得提升。受“限购令”影响,内地乳业制造股逆势上涨。3月4日,三元股份涨5.98%,皇氏乳业、贝因美涨幅也均超过3%,梅花集团、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涨幅居前。
记者翻看部分香港奶粉代购交易记录发现,在“限奶令”实施初期,部分奶粉代购价格一度上涨三成,但大约两个月后,港版奶粉代购价格就回落到“限奶令”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奶粉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很多“洋品牌”奶粉的境内市场价与港版代购价已经相差无几,有些渠道甚至低于代购价。比如,雅培900克 金装喜康宝1段奶粉,在苏宁红孩子母婴和1号店售价分别为225元和219.9元;淘宝网的港版代购价却在240元至250元间。而该产品在上海超市卖场 里的售价为251元。据营业员说,这是本周末刚调整的价格,此前要26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