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港脚”最扰人高温天气为何足癣高发?
虽已过“立秋”,但羊城依然暑气逼人,且夹杂阵阵雷雨,这样的“湿热”天气,助长癣病(真菌性皮肤病)高发。癣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而足癣(香港脚)的发病率又居其榜首。如何防治香港脚?是否涂点激素类药膏就能搞掂?记者请广州军区广州总院皮肤科杨慧兰教授一一解答。
Q:高温天气为何足癣高发?
癣病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而足癣的发病率又居其榜首,在成人中,足癣的发病率高达80%。
杨慧兰教授告诉记者,真菌生长的四大要素是营养、温度、湿度和空气。脚底是全身汗腺分布最密集的部位之一,人们在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都会大量出汗,足部尤甚。足部出汗潮湿是真菌滋生的温床,为真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足癣的致病菌都是嗜角质性的,也就是说,它们以角质为营养物质,脚底的角质层是全身最厚的,为致病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Q:足癣有几种类型?
很多人都觉得除了有时瘙痒难受,足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不知道,如果足癣继发感染,会造成自身传染而引起手癣、体癣、股癣和甲癣(灰指甲),甚至会传染他人。
足癣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好发于趾间、足跖及足侧。初起为针尖大小的水疱,水疱有分散也有群集,干涸后脱屑,有的奇痒无比。此型多见于春夏季。
2.糜烂型:好发于脚趾缝。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剥脱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少许渗液。此型多见于春夏季,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淋巴管炎、丹毒等。
3.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局部多干燥,皮癣处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易出现皲裂、出血。一般无瘙痒,但有皲裂时疼痛。此型多见于冬季。
足癣常以一种类型为主或几种类型同时存在。如果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表示你可能染上足癣了,应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脚部瘙痒,尤其在脚趾之间,甚至脱皮和糜烂;
●长水疱,在脚趾缝之间,足底、脚侧或任何一只脚趾有水疱出现,奇痒并有轻微脱皮;
●足底皮肤开始硬化,出现类似茧的厚皮,不太痒,厚皮部分疼痛。
Q:防治足癣,你要怎么做?
要预防足癣,最重要的是保持双脚干爽,每次洗澡后要把脚擦干。下雨淋湿或踩过脏水后,应冲洗双脚并擦干。此外,喜欢穿运动鞋的年轻人,最好能准备两双鞋子交替着穿,闲置的那双鞋可以放在阳光下晾晒,保持鞋子干爽。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袜或亚麻袜,每日清洗袜子,并晾于太阳下暴晒。谨记,袜子千万不要和内裤混在一起洗。
如果已患上足癣,在用药30-40天后,最好换一双新皮鞋,以免藏于旧鞋中的真菌令足癣死灰复燃,其他能洗的鞋子则要清洗、晒干后再穿。
Q:激素类软膏能治癣吗?
A:很多有足癣的人都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大多图方便,到药店自行购买治疗足癣的外用药膏,涂抹后,症状减轻就中断治疗;或者断断续续用药,致使症状时重时轻,经久不愈。
值得提醒的是,短期使用肤轻松、艾洛松、皮炎平、皮康霜等激素类软膏虽然对一些皮炎、瘙痒有一定效果,但由于激素同时可以抑制局部免疫反应,滥用激素类软膏往往会加重皮肤细菌和真菌的繁殖,原有的皮癣不仅不会消失,面积反而逐渐扩大,瘙痒更厉害。
杨慧兰教授强调,如果想根除这一顽疾,应该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请医生指导用药。有效治疗足癣的关键是坚持用药,有足够的疗程。治疗浅部皮肤真菌感染外用药至少应持续40天左右时间。如果足癣很严重,在外涂用药的同时,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将有效提高治愈率。即使是使用外用药膏,也应先咨询医生,不能随意使用。
特别提醒
糖尿病患者,更不能忽视“香港脚”
看似小事的“香港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因足部溃烂而导致截肢,因此决不能忽视。
糖尿病的严重性主要在于其并发症,肢端坏疽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国统计糖尿病患者约20%合并有四肢血管病变,由于血管病变导致脚部的血液供应减少,抵抗力低下,易引起感染。稍有不慎即可发生溃疡、坏死而带来严重后果,“香港脚”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烂坏死的常见原因。如果糖尿病患者有“香港脚”,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以防并发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受访专家/广州军区广州总院皮肤科杨慧兰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胡菁通讯员银春林
(来源:羊城晚报)
原标题: “香港脚”最扰人高温天气为何足癣高发?
原文链接:
稿源:人民网
作者: